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科幻文学的起源、规训和未来┃《中国科幻文论精选》

未来学社 未来学社读书会 2023-09-02



卫星、潜水艇、自动驾驶……科幻小说当中的很多设想都成为了现实。科幻小说可以说是关于未来的艺术作品,充满了虚构和想象。有人说,科幻作家们越是洞悉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他们笔下的未来就越接近那个将要到来的现实。


科幻文学对于人类的未来有何启示和警醒?未来学社第三期,邀请到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兼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老师主讲。吴岩老师带来了由他参与主编的最新书籍《中国科幻文论精选》,以期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和思考。







中国科幻文论精选


吴岩 姜振宇 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2

页数:296

ISBN: 9787521728330



 作者介绍

吴岩,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兼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科幻研究协会克拉里森奖获得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创始人之一。著有《心灵探险》《生死第六天》等长篇科幻小说和《科幻文学论纲》等学术著作。主编“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科幻新概念理论丛书”“西方科幻文论经典译丛”“世界著名科学家科幻小说系列丛书”“新空间科幻电影译丛”等丛书。曾经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北京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姜振宇文学博士,长期从事科幻文学理论、科幻产业、科幻教育方面的研究。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科幻研究院院务秘书长、中国科普作协科幻专业委员会委员、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推举委员会副秘书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师资博士后主要作品包括《科幻应该这样教》等。



▋ 推荐理由
未来性是科幻非常重要的特征,希望通过讲解科幻史研究,为未来建筑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此外,这本书深入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会出现科幻小说?在过去100多年,中国科幻思想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科幻史给未来提供了什么?为我们整体了解中国科幻文学历史提供了一个窗口。






本书精选了中国科幻文学与文化史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献,基本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与文化思考。这些思考涉及文类的观念、创作的流派、理论问题的争论,以及具有典范意义的作家自述。本书对中国科幻创作理念的生成和发展、重要问题的思考和争论脉络、流派的诞生和延续等进行了很好的梳理。本书还邀请了正在高校中进行教学的青年学者逐篇撰写了按语,进行导读。它既是科幻文学历史的教学课本,也是观察中国科幻思想发展的理论读本和学习读本。

 

全书分为三部分,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




▋ 第一部分:起源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科幻小说?

20世纪初,中国出现科幻小说。从晚清到民国的作品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体制、文化、技术是无法承载的,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东西。但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样的,作者也没想清楚,就靠科幻小说来表达。这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创新工具语言,创作之初梁启超把它叫做“哲理科学小说”。

 

中国最早提倡科幻小说的是梁启超。变法失败以后,他思考如何用新的办法来改变中国(原来自上而下是错的,应该自下而上),希望通过小说把思想传递出去。1902年他写了一篇文章《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紧接着创办了一本杂志《新小说》。发表了《新中国未来记》。不过,当时没把它放在科学小说栏目里。


1903年,周树人在日本翻译了《从地球到月球》,写了《月界旅行辨言》。


1904年,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发表。故事讲述了一个官员受奸臣的陷害跑到东南亚,期间乘坐热气球在世界各地寻找他失散的妻子和孩子,最后利用热气球上了月球。


从文集中可以看出,早期的科幻理论(前5篇文章)是围绕符号体系的建立而撰写的,这种符号体系的建立,对中国人来讲是抵达全新未来的方法之一,因而要处理大量的未知意念的空间,词语建构是这个时期最明显的特征。




▋ 第二部分:规训

在过去100多年间,中国科幻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接下来15篇文章,主要表现在20世纪科幻文学发展中这种独特的符号体系形成并建立自身规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力量参与较量,试图制造某种规训:科幻到底应该听谁的,哪个标准最重要?


书中选了一篇钱学森的文章。1984年之后,钱学森对科幻批判得很厉害。这时候围绕科学和想象引发了大量的争论:你们写的科学对不对?你们想得太离奇了行不行?这个时期的规训斗争是一个“情感非常充沛的阶段”,换句话说吵得很厉害。


事实上,科幻中的科学,只是一组文学符号,在文学的叙事中涉及科学,但这些部分都是对科学的指涉,而不是科学本身。科幻小说中的科学符号,是文学建构中出现的符号,和科学话语中的科学符号之间也许词汇相同,句法相同,但只能是对科学符号及其关系的像似性表述。在此基础上,让人们重新审视科学有什么样的作用,这才是最重要的。




▋ 第三部分:未来

科幻史给未来提供了什么?

最后还有11篇选文,这些文章展现了当前符号体系在新的时代更新、拓展和创新的需求。争论结束于时间。90年代以后科幻被重新恢复出版,出现新一轮的文类上升期。


刘慈欣的《三体》分别出版于2006、2008、2010年。第三本书出版之后,影响一下子就出来了。最近中国作协开“作代会”,他已经进了主席团,这个变化是很大的。《三体》在世界上的版本有几十个,在各国也得了奖,影响很大,大到远远超过莫言和其他作家作品在国外卖出的数量的多少倍。而刘慈欣只是我国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中的佼佼者,我们还有一个庞大的作家队伍,包括王晋康、郝景芳、韩松、夏笳、陈楸帆、刘洋、宝树、江波、萧星寒等等。


今天我们所说的未来,其实是现代的一项特征。此刻,未来正在从单个民族的未来走上全球化的轨道,甚至变成我们行星的未来。未来的含义正从预测转换到行动。过去都认为未来学是搞预测的,现在则认为未来学是研究我们自己的行动方案。科幻叙事的符号系统和社会思潮也在发生转变。我以为这个符号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科幻代表着becoming,而不是being。科幻的过程展现的是科学和未来对现实的双重入侵,展现的是合流、对抗和边界的拓展。




▋ 读书启示

1.媒介的转换或使科幻文学衰落。

独看,国际范围内科幻文学的创作和行销似乎是在走下坡路的。这种衰落原因之一可能是它已经走向影视,甚至走向游戏。另一种原因可能是阶段性的跌落未来可否升还是未知数。


2.元宇宙的出现对科幻产生影响。

元宇宙把科幻的东西变成现实以后,极大地拉动这个领域的变化。


3.如果时间无限长,所有的科幻作品应该都会变成现实,甚至奇幻作品也会实现。

一位日本学者的文章《1984》,里面有130项发明,这本书是1948年写的,到1984年有111项实现了。





分享人

—————
吴 岩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
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







出品:MENG ARCHITECTS

策划:城市总设计师中心、品牌中心
特约编辑:刘娥
新媒体编辑/视觉:品牌中心










「未来学社」是一个链接未来与现在的知识平台。这里将开启一场又一场关于未来学和城市学方向的读书会,与大家共话前沿科学、社会趋势和未来蓝图。
让我们与书为友,共同探索未来。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荐书通道:events@mengarchitects.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